裴容廷见她那小心翼翼试探的样子,心下了然,笑道:“竟不劳你费心,我房里并没有人能消受。不过你要闲着没事,做出来有多少算多少,都给了我倒使得。”
银瓶抬头,睁圆了眼惊异道:“大人的意思……大人还未娶妻么?怎会,都这个年纪了——”
裴容廷挑眉:“这个年纪?”
他十九岁入仕,又升得太快,二十几岁的人成日混在老叟堆里,一向受人质疑轻视。不想官场上被人指摘太年轻,在婉婉跟前,又成了“这个年纪”,他一把捏起银瓶的脸,嗤笑道:“自古嫦娥爱少年,卿卿青春年少的,原来已经觉得我老了——”
“哎哟,哎哟,我说错了,大人饶了我罢。”银瓶笑着躲闪,忙道,“不是老,只是吓一跳,大人这样出众的人才竟会留到现在!北京那些朱门绣户的丈母娘怎么就肯放过您?——哎哟——我又说错了!”
银瓶又疼又痒,昵笑不止,滚到了案前的楠木圈椅上,裴容廷一转身,就将她困在了椅子里。他两边扶着扶手,背着昏昏的灯火,高大的身个子像玉山的影子。银瓶无处躲藏,只得拉紧了身上那宽大的袍子,睁着眼往上瞧,一双琉璃珠子滟滟。她又笑又怕,却忽然听裴容廷低声说:“若我说,我不成亲,是因为一直在等着婉婉,你会信么?”
银瓶愣了一愣,伸手虚虚捶他一下,嗔笑道:“嗳,您去年才见我头一面,又说这话,当是哄傻子呢!大人也太不会骗人了。”
裴容廷没说话,唇角仍是仰着,眼睛却在阴影里沉静下来了。
得了这新名字,银瓶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桂娘房里展示这把扇子。那会儿天才将明,桂娘还睡未起呢,一半纱帐垂着,就坐在床上睡眼惺忪地给小袄扣钮子,半天也没扣上,打着呵欠道:“我又不认字儿,也看不懂。这上头写了什么,能让你这么高兴?”
银瓶抿嘴笑道:“我们大人在上头给我起了个雅号,叫畹君,你听着好罢!”
“畹……畹?”
“对,就是畹畹,大人也这么叫来着。”银瓶眉飞色舞,却瞥见桂娘怔忡的神色,在她跟前晃了晃手道,“你愣什么?”
桂娘回神,忙又佯装打了个呵欠,摇了摇头。银瓶正在兴头上,也不甚在意,自顾自又笑道:“不仅好听,而且朗朗上口,我念着,只觉得顺嘴,倒像是在哪里听过一样——”
一语未了,桂娘先打了个寒战。她还记得裴容廷那日警告她时的肃穆神色,忙打断了银瓶,说她鬓发松了,借着给她拢头发,点灯穿衣,整理床铺,极力把这话糊弄过去了。
第30章
宝船一走小半月,过了徐州就进了北方。
还在江南时,回回在岸边停靠,当地官员有耳报神禀报,一早设下酒筵席,锦绣蟒衣前来拜谒,裴容廷从来不大见,只推说身子不耐烦,托付张将军代劳。然而这回到了山东临清州的码头,他却意外地应了送来的拜帖。虽说是赴席去的,回来时脸上却有些心事重重的凝重。
银瓶在卧房里服侍裴容廷脱了大衣裳,出门正遇上静安。
静安忙上前打了个千儿,从怀里掏出两个油纸包来,笑嘻嘻道:“姑娘叫我捎的零嘴儿,我都买了来了!红纸包儿里是瓜子儿,黄油纸里是炒栗子。”
“嗳,多谢。”银瓶笑应了一声,却悄悄招了招手,把静安引到了自己房里。
那房里桂娘正在榻上坐着看鞋样子呢,见银瓶带了静安进来,才疑了一声,却见银瓶掩上门,从床头小匣子里抓了一把钱给他,低声道:“我问你,大人今儿怎么兴致不大好的样子,可是席没吃痛快,发生什么事儿了?”
静安忙不迭谢过了,脸上还笑着,却叹了口气道:“嗳,姑娘还说呢。姑娘在南边儿,不知道,如今这北方的世道可不太平呐!这两年也不知撞了什么邪,春天旱,夏天涝,皇爷又一心开疆扩土,从来不经手这些赈灾的俗事,一应都交给内阁老爷们料理。前儿济南府还下了场雹子,今儿爷下船一看,那起子官爷一味粉饰太平,路上砸坏的庄稼地竟都用布盖上,这个冬天还不知怎么开交呢,如何让爷不忧心。”
银瓶与桂娘面面相觑,桂娘道:“怪道我一进了济南府就觉得寒飕飕的。三年前我在北边儿时,九月里可没这么冷。”
静安在一旁附和,感叹了一回,就要退出去,却又被银瓶叫住了。
银瓶口里说着:“既然来了,吃杯茶再走罢。”
于是自己净手执壶给静安点了一碗茶,打开新买的油纸包请他吃,唬得静安没口子叫“姐姐”,又连声道:“这可不敢!”。银瓶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道:“你不要客气,你我还不都是大人身边侍奉的人。我找你来,原也不是为别的,只是眼看就要到北京了,大人家里的情形我还两眼一抹黑,怕到了闹笑话,所以想请你提前指点指点。不拘什么,好歹讲给我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