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淮清也满了一杯酒,敬上一身甲胄的韩元嘉。“韩指挥使,你于大晏,有救世之功。”
雀儿坡的冷风刮过,韩元嘉的鼻唇被寒气搓红,他单膝跪在了地上。“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得遇陛下与李浔,乃元嘉之幸,救大晏于危,乃元嘉之责。”
语罢,韩元嘉豪饮而尽。李浔、晏淮清、司内陪饮一杯。
酒入豪肠,韩元嘉将旧站一甩,便跪地对晏淮清磕了几个头。“请陛下放下,请大晏放心!”
晏淮清屈身将地下的人扶起,拍去了韩元嘉肩上的落叶。“朕信你,大晏也信你。”
韩元嘉用掌心抹了一下鼻子,又一躬身,而后两步并作三步地走向自己的战马,翻身上马之前,与司内握拳相碰。
二十八岁的羽林左卫亲军指挥使,领着五万兵马,去打一场必败的战。
史书或不会详解他失败背后的计谋考量,但他仍旧愿意用武将的清誉与名声去为大晏搏一个机会,夫英雄者,当为此也。
-
天启元年腊月十八,韩元嘉于新溪与晏鎏锦之军相遇。
天启元年腊月二十,新溪失守,晏鎏锦之师大获全胜,大晏主帅韩元嘉趁乱逃走,五万人马也因此溃散南逃。
此消息迅速传回京都,从前年少有为的韩指挥使,已成京都鼠辈,人人得而唾之。光耀百年的京都韩家,一夜便成京都之耻,再不复往昔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