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们热闹地讨论着:“果然比雕版省事!还可以改错别字!”
“还比雕版省地方!”大批的书版存放不方便,若是遇到阴雨或者老鼠还会被损坏,坏一两个字整版都无法用了,看着就心疼。
“这做一批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而且做得越多,后面越省事,都可以不用做新的直接找旧模子,多方便!”
“但是泥活字容易变形吧?泥巴还是太软了点,而且轮廓模糊,若是用来刻米芾怀素那样的草书,就不好看。”
有匠人顺手在地上抓起一团泥,捏成方方正正一长条,用树枝在底部刻字,刻完看着那模糊的模样直摇头,不好看,单独看都不好看,印刷出来更糊更不好看。
“不知道木活字成不……”
【毕昇在1041-1048年制成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的重大革命。】
【活字印刷术影响了几个世纪,一直到现在,凸版铅印虽然材料和设备不同,但是印刷的基本原理依然是北宋时期毕昇的活字印刷技术。】
【毕昇在尝试了泥活字后,还研究了木活字,虽然当时毕昇觉得木料纹理疏密不匀,沾水后容易变形,但是木活字对后世影响最大,仅次于雕版。】
【后世不但有汉字木活字,还有西夏文木活字、回鹘文木活字,明清时期普遍使用木活字,因为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这也是明清时期书籍普遍的重要原因。】
天幕放出各种不同文字的木活字,因为是修复后的文物,大多有些磨损,这也是木活字的缺点——不如金属耐磨。
现如今保存比较好的木活字,已经都是近代的。
从古墓里偶尔出土的木活字,刚出土跟竹简一样,黑黑的一团看起来像朽木,修复起来极为艰难。
毕昇看着看着,眼眶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