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中重新界定农工商的关系,认为农业是基础,是工商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张謇说:“立国之本不在兵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务所鬻,相应之势,理有固然。”

“工是什么?工匠?”定下匠户制度不能更改的朱元璋不理解,工匠有什么重要的。就算有好的农具,没有耕牛,没有适合的田地,不还是不好用?

“工匠也很重要?”刘彻扫视着满朝文武。

天幕不止一次提到“工”与“科技”,但是他满朝文武,削藩搞世家的有主父偃,适合搞“商战”的有桑弘羊,打匈奴的有卫青霍去病,发展农业的赵过已经找到、说快到长安了,但是这发展“工”的能找谁?

刘彻暗自不满足:他果然还是人才不够!

天幕倒是再推荐几个大才啊,他的汉武朝,还有什么大才!

“商战又是什么?管仲之术?”嬴政对“工”不是很意外,因为天幕对墨家的重视,现在大秦不缺工匠。

但是管仲是法家,跟李斯这个法家理念不同,李斯也不擅长管仲那样以经商来攻击国家。

嬴政挑剔地看了一眼李斯:果然,还是差了点。

李斯:???陛下这眼神,怎么突然对他不满了?

嬴政快速把百家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突然想起巴清。

巴寡妇清虽然是女子,但也是商人,还是巨商,豪商,她既然愿意主动捐献朱砂来投诚,应该不介意来咸阳为帝王效力吧?

虽然清年纪有些大了,她家族一定有优秀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