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也不例外。
“末年就多了苛捐杂税,定然是那时朕年纪大了,官吏欺上瞒下。”弘历快速地找到理由,“这些奸诈的官员,朕果然还是得好好盯着!”
“人丁和田地合二为一?”嬴政有些心动,尤其是看到人口破3万万后,说不羡慕是假的。
但是很快,他自己摇摇头,否定了这个税务政策。
丁口税是国家财政的一项重要税钱来源,田地是固定的,但是人丁是可以不断增加的。
但“摊丁入亩”并不是每个朝代都适用。
高产的粮食,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缺一不可。
他们即使知道了,在当前的环境下,尤其是人丁少好几倍的情况下,并不适合改变。
不过可以记录下来,留着后人,等条件成熟了也可以有个参考。
【人口剧增除了因为土地政策,还因为高产粮食到了清朝时期的种植技术已经很成熟,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明清上面完美呈现。】
【前面说到了美洲来的高产农作物玉米、番薯,高产油料作物花生,为什么没有另一个高产农作物土豆呢?】
【因为土豆突然在大明也出现过,但是因为不受重视很快消失,在清朝时期经由西方再次传来,而它更高的产量也带来了更高的人口。】
土豆最早在明朝的万历朝出现过,徐光启曾在他的《农政全书》中留下了一段简单的记录:“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发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