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古代,越是乱世时期越容易诞生志怪小说。当时局动荡,政治不稳,文人想要表达对当朝的不满充满了危险,统治者不如盛世帝王那样开明包容,文人只能通过讲述“鬼事”来隐喻当朝时政,这也是为什么越是衰落越容易诞生更多志怪小说。】
“隐喻朝政,哼。”晋武帝司马炎想起那群不服管的世家公子们,眼里闪过一抹杀意。
一会儿是竹林七贤,表面放荡不羁实则对自己不满,一会儿是志怪小说家,表面写鬼故事实则写朝政,这群文人,实在是讨厌。
但是他却不能杀,晋本就依靠世家,若能杀他早杀光了。
只是实在是不爽,该如何解决才是?
【比如两晋时期,因为司马政权来路不正,世家大族的争斗,加上流行清谈,让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
【张华的《博物志》最长,有400卷,颜之推的《集灵记》,侯白的《旌异记》,东阳无疑的《齐谐记》,王嘉的《拾遗记》,祖冲之的《述异记》,没错,就是数学家祖冲之;编纂了《世说新语》的刘义庆,还编了几本志怪小说《幽明录》《宣验记》,但是很可惜原书已经失传;】
祖冲之面对儿孙们惊讶的眼神,抚须一笑:“怎么,研究数学累了,研究研究鬼怪之事不行吗?”
祖暅佩服:“爹,你脑子真好用,怎么没分我一半呢?”
父亲又是研究数学又是研究天文历法,哪个不费脑子?偏偏父亲还能都有所成,相比之下,自己真是太弱了。
祖冲之拍拍儿子脑袋:“好好学习,不然以后出去说是我儿子,小心别人嫌弃你丢了为父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