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大明后期不再下海,还有个重要的环保因素,缺木材。】
华夏的建筑、陵墓、商船,全是用木材打造的。
清朝时期皇帝的帝王陵缺金丝檀木,其实更早的明朝,同样缺木材。
郑和船队全是用木材打造,当时还是在华夏本土造船,后来当华夏本土木材不够后,造船商转向东南亚,在东南亚建立造船厂,用当地的木材,并且带去了大明的造船技术。
直到清朝时期西方进行工业革命有了钢铁造船技术之前,大明的造船技术都是世界顶尖的。
【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国家给大明朝贡的物品中有犀牛角、象牙、珠宝甚至美女,唯独没有木材。】
【但是东南亚国家不把木材进贡给大明,是不知道大明缺木料吗?完全不是,事实上他们对外的重要贸易就有红木等其他木材。】
【东南亚国家并不傻,是上贡了木材,让大明打造更多的商船方便把船开到家门口,还是让大明把造船厂建在自己家中,很好选择。】
桑弘羊与东郭咸阳、孔仅几人讨论了起来。
桑弘羊惋惜:“这后世的朝廷好像完全没有懂商业的,这种亏本买卖都做。”
“缺木材进口木材可比进口船只要划算,原材料比成品便宜多了。”本就是大盐商的东郭咸阳十分熟悉这种手段,就如同他从产盐的地方收购大量的盐,到不产盐的地方高价售卖。
当然,这是盐还不归朝廷官营的时候,现在因为天幕,盐铁官营提前了,价格统一由朝廷调度,官府提供煮盐场地和生产工具,召募百姓自备生产费用制盐,然后由官府收购、运输、销售。本是大冶铁商的孔仅道:“这些东南亚人看起来不起眼,商人脑子倒是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