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吏被知府的反应吓了一跳:“大人,哪里不对劲了?”
包恢道:“按照惯例,比如说那些波斯商人,卖了波斯货挣了钱,就要买新的大宋货物带回去卖给波斯商人,一番倒卖才能两头挣钱。日本人什么货物都不买,就带铜钱回国,不觉得不对劲吗?”
小官吏:“天幕说过,大宋的铜钱好,大家都喜欢。”
“天幕正在说,大宋有钱荒,缺铜。”包恢猛地站起身,快速招来负责小吏,命人去通知市舶司的人,“去,赶紧把日本商船拦下,把那10万贯铜钱换成货物。瓷器丝绸都可以,不许把铜钱带走。”
小吏磨磨蹭蹭,感觉影响大宋的诚信,谁知天幕正好说起了这件事。
【南宋刑部尚书包恢曾在自己的《敝帚稿略》中记载了一个他任职于台州知府时期的故事:“倭所酷好者铜钱而止”。
书中记载,有一年,日本商人把货物运到宋朝来售卖一空,卖出了10万贯铜钱。结果返程时没有采购任何宋朝货物,拉了10万贯铜钱回国。这10万贯铜钱,几乎是台州城的所有铜钱,被运走之后,台州城陷入了“钱荒”。】
包恢微微一愣:他未来官至刑部尚书?还写了一本书《敝帚稿略》传到了后世?
紧接着,他在小吏咋咋呼呼的叫声中回过神来。
“大人,还好现在还来得及!日本国的船还在港口,可以把钱拉回来!”小吏一听到台州城闹钱荒,终于发现包恢的担忧并不是无的放矢。
还好,一切还来得及。
【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有了“钱荒”,就会导致“通货紧缩”,一文钱可以买很多东西。但是北宋后期发生了特殊的情况,“钱荒”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
【这就得“感谢”宋朝皇帝的“大聪明”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