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同样也是农具的名称,其后发展为货币的同义词,成为了铸币的计数单位。
秦汉时期,秦半两、汉五铢钱,都是以重量命名,还有黄金单位。
自开元通宝行使后,1钱等于十分之一两,钱也代替了铢,成为了次于两的重量单位。
【进入唐宋时期,白银开始正式作为货币单位,开始在市面上流通。】
汉朝时期,短期流通过白银,在汉朝被叫做“白金”——不是现代的铂金的“白金”。
汉武帝时,曾以白金铸币,但是只短期流行了7年便停用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银都丧失了作为货币的地位,直到唐宋才恢复。
唐宋时期,银的流通比金更加广泛,多数以金块、银块的方式流通,货币单位是“锭”。
在唐宋元三朝,一银锭等于50两;到明朝以后,变成了5两。
唐朝的银锭形式为直角形块状,宋朝银锭是“工”字形,类似铁轨横截面的模样。
宋朝的银子使用更为普及,除了因为商贸更为繁华,还有个特别的用途,用于支付给西夏、辽金国的岁币。
宋朝时期,朝廷需要运输大量的赔款抵达边境,与辽金西夏交易。
在赔款合约中,宋朝需要赔款的是白银和绢布,南宋时还有铜钱。
比如北宋给辽国,在这117年,总计输送岁币:白银1963万两,绢3133万匹。
北宋给西夏白银345.6万两,绢帛734.4万匹,茶144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