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在依然在三十秒后开始——除了伊塔洛斯这个意外,但他们把这归结于某种不知名条件的幸运。
计时的队员一边记录一边向伊塔洛斯汇报:“反应出现的误差不超过三秒,反应时有强烈放热现象,时长两秒。结束后热源消失。”
“我现在取样分析。”那人蹲下,拿出自己的便携装置与检测设备,“预计分析时间十分钟。”
“怎么说,生物型还是超自然型的可能大?”
一位队员用树枝在水洼里搅动,没有任何肉眼能看到的动静。那根树枝在他掐着时间扔出去后开始冒出白烟,他盯着植入战术手套上的计时,果然两秒内就被腐蚀干净。
所以,它是种极其微小的物质,恐怕比分子大不了多少。这样才能牢牢留在物体表面。
“我比较倾向于逻辑现象型。”说不定就是‘雨水’的变种。
他们讨论要如何进一步探知暴雨的收容。
伊塔洛斯没接他们的话。
积蓄的雨水越来越多,快要比他的脚踝高,然而它们的界限始终只处于林地。这是不是说明暴雨只能出现于树林?比如,上限和下限,单纯只在一小块空间。
他取出自己的便携装置,这东西被它们称作端脑,多功能信息处理设备。用于传递信号,与其他设备连接读取数据的处理器。整体只有手指大小,全息投影使得它不会在太极端的天气下损坏。同时配有的是一些如同针状的长条检测仪器,用于分析基本的环境,而队伍中较为专业那名队员所配有的仪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