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是录播形式,现场也请来了一部分粉丝。
舞台中间左右各放着一个半圆弧形的沙发,黎越坐在沙发上,就和平时活动一样。
主持人跟现场观众打招呼:“大家晚上好。”
台下黑漆漆一片,不过能看到粉丝手中挥舞的应援灯牌和荧光棒。
那些应援灯牌里,黎越的名字出现得最多,大部分都是黎越的粉丝。
虽然说是访谈,其实更像是聊天。
季洵很活跃,也很会接梗,经常抛出一个梗,然后逗得台下观众笑个不停。
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话题转移到了黎越身上。
主持人:“想知道黎越老师会不会有低谷期。”
黎越抬眼,刚刚应该是在讨论低谷期。
这个环节在节目流程上有提及,宋空山也做了一个完美标准回答。
主持人看到黎越没有第一时间接话,打圆场:“或者比较难忘的经历,黎越老师可以分享下吗?”
黎越出声:“有的。”
有过低谷期。
一瞬间,黎越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
是八年前待在地下酒吧驻唱,被经纪公司拒绝;是八年前待在那间出租房里,写了一大堆歌,不知道是继续还是放弃。
八年前在酒吧驻唱的那段时间,应该是最艰难最困难的时期。
年少时的一身刺骨逐渐被现实磨平,也犹豫过要不要放弃音乐,回归现实。
直到有人向他伸出手,把他从阴暗角落里带出来,站在聚光灯下。
这是他最深的记忆。
“低谷期应该是前年,张导邀请我写歌。”黎越按照团队事先准备的剧本台词,一字一句,“那时候突然进入瓶颈期,对着桌子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开始怀疑,也想过要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