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去了县城,也打听到了。原来是李家姑姑的邻居,一个开着油坊的商户,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二十岁,身体不太好,想要招个上门女婿以后给家里撑门面。
据说人家也不错,想找一个村里老实本分的小伙子,托李姑姑帮忙在村里给问问,许了不低的谢媒钱。李姑姑看上开元了,觉得他们没有父母,这事儿应该不难。没想到在十月那里碰了钉子。
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家,唐开泰也放心了。
准备回来之前,又跑了一次驿站,董太医寄的药材应该这几天到。一问,果然到了,唐开泰便直接带了回来。
两人看着分成三十包的药材,心里感动不已,无奈当下也无以为报。
第二天便正式给开元煎药,一日三次,唐开泰每天观察开元的反应,问他有没有什么感觉,开元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感觉是什么,每次都摇头。
唐开泰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记录开元用药的情况和身体反应,他甚至都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于是只能作罢。
十月打听了村子里送孩子读县学的人家,大家也都犯愁孩子的住宿问题。县学倒是有安排住地方,但是也可以不住。村子里几个去县学的孩子,基本都是十来岁,最大的是开元,最小的是阿平。家里哪能放心孩子自己住县学的宿舍。
十月下定决心,在县城租房子,搞学子公寓。
之前张冬柏帮忙看了几个房子,十月去了两次,选了一个距离县衙不远的一个临街的小院子。格局和青山县租的房子格局差不多,但是要更大些,正房和下屋各四间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