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聘那天,张老汉请了李家坳的里正, 和之前给张大壮介绍相亲对象的媒婆。
虽然因为张大壮上次相亲惹得媒婆不愉快,但是那媒婆人还不错, 事后也没说张大壮坏话,张婆子想着一事不烦二主,年前到陈家提亲,也是请的那个媒婆。
能把里正请来一起去下聘,也是对陈家足够重视了,陈秀才对此非常满意。
张家的聘礼,在陈家看来并不多么贵重。六两银子,一套银质的头面,此外还专门给陈家二老和陈梅秀的儿子喜宝专门准备了礼物,幺污儿二漆雾二吧椅欢迎加入看文总共加起来不到十两银子。
张婆子心里却不满意,觉得娶个二婚带着孩子的女人,怎么能比头婚的聘礼还要重。但是她也只能在心里想,不能说出来,谁叫自己儿子、孙子都愿意呢。再说了,毕竟是秀才公的闺女,他这头聘礼差了,丢的是两家的脸面。
陈家也是实在人家,六两银子的聘礼一分没留,全都让女儿带了回来,另外陈秀才还把自己的一方砚台作为嫁妆送了过来。
陈秀才很惭愧,来到北地他们不善经营,老两口都生了病,家里银钱有限,也置办不起更好的嫁妆,除了衣服被褥和一对银镯子,唯一拿得出手的,就只有这一方砚台了。
张大壮的结婚,是他们这些人来到北地的第一桩喜事,几家人都来帮忙。没请大厨,十月就是主厨,村里的婶子大娘们帮着打下手。
张老汉毕竟是个手艺人,儿子结婚,不少人都来捧场。
小院里搭喜棚,摆了十二桌流水席,热闹了整整一天。
这是十月真正意义上参加的第一场婚礼。但是她没时间在前面观礼,一直在后厨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