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之前猜测的那样,本次乡试的主考官在前两场出的题,有难度,却都中规中矩,没有刻意刁难人。
许多考生也在夸赞今年的主考官善心,没有像往年的主考官那样用刁钻难题刷人。
他们还说,若是能考上,定要磕头感谢。
可这最后一场,这位主考官果然发力了。
一共三道题,一题比一题难。
第一题,国治而后天下平,君子笃恭而天下平,修其身而天下平,致天下平之理,同,或不同也?
是在问考生,书上说的平天下的几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第二题,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考以礼治国和为官之礼,算是考察考生对于做官的想法。
前面两道题尚且好说话,可这第三题是一道策论。
【陛下嗣位,岁乖乱,多为边塞不控之民,是为怨今。从书视之,问古之治天下者,皆在教文为崇化也,是仁。风俗不一,不善则害此国。朝廷岁遣使各之守,颇有习习无常,欲以存不可。学生存此土上,观此弊法,将何以改此?不可裂,而不能尽灭,请以告。】
用大白话翻译一下,便是在问考生:陛下登基以后经常发生各地叛乱事件,许多都是边塞一些不能随便控制的平民百姓,他们抱怨现在的生活不好。
从书上看呢,每个人都在说要用更好的美和文化去教化各地风俗和百姓,这样才是仁爱的君主。所以说,各个地方的风俗不统一,不好,就有可能危害这个国家。
朝廷每年都会派许多官员去解决这件事,可到现在,各地还是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你们这帮学生,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看到这样的弊端,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不能危害、割裂这个国家,也不能彻底泯灭各地特有的风俗,如果有好的想法,可以告诉我。
“……”周自言顿时觉得这道题目有些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