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到底为什么呢?

小小一介夫子,却有这样的慈悲心肠。

“周大哥,你若是做官,一定是最好的官。”宋卫风站到周自言身边,肩碰肩,看着周自言肩上起来的衣衫毛刺,“一定是那种会被民间传唱的好官。”

“好官吗?”周自言摇摇头,“我可算不上什么好官。我既无本事,也没宗族,就这么一个孤寡汉子,能成什么事。”

哪有好官做到一半就被罢官的。

他充其量就是把一个现代文化的搬运工,时不时搬运一点现代文化到大庆。

“有的人做官,手段狠辣,能成就大业,有的人做官,并无大望,大行中庸之道。许多人说前者是奸臣,说后者是那米缸里的蛀虫。”宋卫风说,“但我觉得只要他们心中是向着百姓的,那就是好官。”

“周大哥,我觉得你心里装下的百姓,要比其他人多得多。”

宋卫风戳戳周自言的左胸膛,指尖感受到一点炽热,“我都要怀疑你以前是做过官的了,不然为何能从你身上看到钟知县的影子?”

只是钟知县和周大哥年纪相差太大。

“……我可不到钟知县的年纪。”想到钟知县那一把胡须,周自言避之不及,“周大哥的花期还能再开几年。”

宋卫风被周自言的说法逗笑,不再探寻周自言的小秘密。

时机到了,他相信自己一定会知道的。

春枝萌芽时,周自言来到马鸣沟的第二场童试又慢慢拉开序幕。

年年都有的一场科举,每年都能唤起镇上百姓的热情。

今年周自言,宋卫风等人都不用参加,时间空闲了许多,就专门带着家塾那五个小孩去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