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致远让析木与析承去城外选一批难民做伙计,直接把火锅店开起来了。开张当天,火锅店门口竖了一个牌子,析承与众人解释牌子上写的。
凡是这十天内以内到本店用餐的所有收入,店主都会兑成米面,施粥给城外的难民。账本会记录用餐人与钱数,由大伙共同监督。店主不为其他,只想为家中人积福。
扬州城的人听此,就有一部分人进去用餐。账目清晰,吃饭就能做好事积德,谁不愿意呢?
一时间火锅店中经常有的对话就是你也在这儿,给后辈积福。店中回头客也不少。
第二天,账目上的钱就变成了米,施给了城外的难民。
不久,朱深与裴云星找到林致远说也想出份力,林致远答应了,还安排了一个算账、一个施粥的活,还笑着打趣道,“我可是预支了我乡试摆宴的钱,你们可得好好干啊。”
第二天,两人一人一张银票交给林致远,把林致远吓了一跳。林致远不收,他们就生气了。林致远无法就把珍宝阁也拉了进来,让两人去珍宝阁用同样的办法,在十天之后接上。
之后,因为三位公子总在施粥处,帮忙做事。聪明人就明白是这三位发起施粥,有读书人专门为此编了一个顺口溜。
城内的学子感念三位的善举,根据三位长得各有千秋的好看与表现出的性子,给三位起了个三华公子的美称。林致远叫灼华公子,朱深叫骄华公子,裴云星叫承华公子。
有了这二十天的时间,足够难民可以找个谋生的活,不至于一点希望都没有。难民很是感激,扬州城内外都十分和谐,没有暴乱。
对于火锅店的伙计的人,林致远也没有吝啬,过年的时候除了年礼都多发了两个月的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