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骂谁呢!”
“......”
哪怕是落第的进士,衙门的小官差那是一个都得罪不起,劝说了这个落下了那个,只能眼巴巴看着闹事的越来越多,他们心急如焚,生怕见了血!
礼部尚书徐正清赶到时,贡院外头已成了乌糟糟的菜市场,吵闹的不可开交,看着选上和没选上的考生们争执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他顿时心里叫苦不迭。
这次徐正清担任主考官,功夫下的可深了,自问揣摩了几分圣意,又结合当下朝堂分歧不断的实政,出了一份如何平衡依法治国安民和依祖制治国的题,既迎合了圣心,还令朝堂的百官也满意,又让年轻一辈分的学子各抒己见。
其中李荼、霍文佑、魏决三人的文章答的是最全面。
这里头李荼又更胜过后者两人,他的词藻毫无拖沓的多余,每一句都紧扣依法和祖制的平衡,更为难的是,他将依法治国和祖制做了融合,取出二者之间的精华,摈弃了二者之间的糟粕,并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比例,且提出“践行定论”的策略。
说白了就是试试,边试边改,好的保留,不好的丢弃!
他的文章是连首辅大臣姚大人都觉得因地制宜的,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状元郎,怎么到了魏家大郎的嘴里成了走后门的。
“大郎啊,这里头定然是有什么误会。”徐正清其实对魏家大郎无感,可谁叫人爹是英烈呢。
魏麟又将昨日所见所闻说与徐正清听,不依不饶道:“首辅姚大人和一甲三人始终避而不见,他们若是心里没鬼,为何不敢与我当面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