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语气轻声,但坚定道:“我们继续吧。”

第19章

◎可用之人◎

平定好心情之后, 下一个被慕姝传唤的大臣是吏部尚书,赵潜。

同样是一个这段时间在朝堂上,虽然贵为六部尚书, 官拜内阁, 但并没有太大的存在感、在朝堂之上也鲜少发表意见的大臣。

他显得冷静而客观,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让人挑不出毛病,却也不出挑。

说他没有存在感也不尽然。

因为慕姝每天都会收到这位吏部尚书的奏折,或是陈报灾情、或是官员调动、或是大些小报告。

值得强调, 这位吏部尚书为官真的是谨慎到了极点。

只是不知这是他本人的做事风格, 还是说是因为女帝初初登基,他还在观望。

嗯,慕姝拿了赵潜的罪己折细细观看。

身为吏部尚书, 总管官员选拔, 尤其是低阶官员的调动, 几乎可以说是执掌“生杀大权”。

若是六部有个高下, 吏部绝对属于高等阶层, 也只有户部这个管着钱可以卡所有部门脖子的可以与其一较高下了。

他的罪己折似乎理所当然地写着自己的罪过:知人不明。

为了描述自己的这个罪情, 他还细细介绍了自己“知人不明”的早期具体事例。

事情是这样的。

大概是在十年前,彼时的吏部尚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主簿,但也被调派了去帮助当时的吏部尚书执行官员遴选。

因为资历尚浅,他被派去的是盛京周边的一个小城镇。

选贤举能,遴选官员,这人选多是由当地的官员推举, 选拔而来。

先帝时期的官员遴选还保留了察举制度, 由当地的官员、大贤、先生、百姓联名推举出最有德行与才行之人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