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哪怕对女帝并无敬畏之心,但在这紫宸殿上,天子一怒,瞬间呼啦啦地跪了一地。
“臣等冤枉,陛下明鉴!”
作为被慕姝直面叱责的矛头,老宰相面前一黑,毫不夸张地,站在原地的身形晃了几晃,急促地喘息了许久,才勉力从嗓子眼里发出一点声音:“陛……下……冤……枉!”
慕姝没有理他,而是视线一转,注意到在一旁记录的官员也已停下笔触,额头沁着层冷汗,似乎不知该如何下笔。
“你叫什么名字?”她目光直直射向这位官员。
众人屏息,不知陛下问的是谁,悄悄抬起头。
那位官员也是过了许久,直到被一旁的太监用拂尘轻轻拍了一下,才猛地站起身,正和慕姝冰凉的视线对上。
他年纪不大,今年不过二十有三。
“臣翰林院修撰,林正风。”
哦,古代的翰林院修撰,遵循传统,基本都是由新科状元担任,这位状元看着年纪轻轻,已是难得。
慕姝点了点头,突然问了句众人不知所以的话:“记录朝会,编纂史书,最重要的是什么?”
林正风面色肃然,恭敬回道:“臣斗胆,以为是:公正记事,秉笔直书。”
慕姝没有说话,盯着林正风的一双美目清泠泠的不含一丝情绪,仿佛能将人看得无处遁形。
良久,她才点了点头,眉眼微弯,露出了自今日上朝的第一个笑容。
“说的好!林爱卿,请记住你的秉笔直书,将朕刚刚说的一字一句都要巨细无遗地记录下来。”
“接下来,让我们听一下宰相大人,还有诸位方才仗义执言争论着割地赔款、给周国上贡的大人们,要怎么证明自己是大慕朝臣,而非周国走狗。”
从头到尾,慕姝的语气甚是平和,可话里的讥诮令人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