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氏失望的点点头,她从来也不是个为难别人的人,只能叹了口气说道:“如此,是我唐突了。多谢主持方丈指点,因着菀儿是我唯一的女儿,我这心里实在是放心不下。只盼大师能够指点一二,这假凤虚凰之事,可有破解之法?”
主持也叹了口气:“一切都是命数,不可说。只是全告小姐一句,切勿被男欢女爱迷了双眼,切勿被金玉富贵塞了心窍,一切随心而为,方可保住全家平安,自身荣华一身。”
邢雨菀乖巧的点头:“菀儿记住了。”
用过素斋,已经过了晌午。
女眷不好在外逗留太久,樊氏在静安寺求了两个平安福,一个给邢雨菀挂在脖子上,一个准备回去给邢雨嘉。
男孩子家最不喜欢这类东西了,樊氏皱着眉,都能想到那皮小子一脸嫌弃的表情,忙拍了拍邢雨菀的手:“嘉儿跟你最是要好的,你要记得嘱咐他,这可是开过光的护身符,不管灵不灵验,配上总归是好些。”
当归在一旁噗的笑开了:“五少爷那个性子,怕也只有四小姐制得住了。”
第040章 柿林迷案
小核桃却不以为然:“男儿志在四方,怎能被一方小小的庭院束缚住。我看五少爷的心思不在科举,而在于北疆之上。”
“你个小皮猴,倒是懂得多。才多大一点的豆丁,瘦巴巴的跟干猴子似的,还是先多吃点长长身体,再说你那个劳什子男儿志在四方。”当归打趣他说。
小核桃一听就不愿意了:“当归姐姐这话就不对了,瘦怎么了,瘦子跑得快!”
“对对对,跑得快跑得快,兔子都没你跑得快,行了吧?”当归把小核桃当做弟弟看待的,对他一直很照顾,忙说道:“四小姐,小核桃这皮猴子腿脚还真是挺快的,还机灵。您看看以后如果有什么需要跑腿的活计,尽管交给他去做吧,当归给您打包票,他皮是皮,干活可绝对是个靠谱的。”
邢雨菀扶着母亲正走在寺庙里的后院里。
佛门苦寒,后院里平时都是用来种些瓜果蔬菜的,还套种了些柿子树。怀庆府的柿子树品种很特别,只在年下成熟。因“柿”的音又通“事”,所以怀庆府的人尝尝把狮子摘下来烘干水分,做成又甜又糯的柿饼,作为过年过节必备的年节礼。
静安寺后院的柿子林是野生的,好大一片,平时也没有僧众打理,柿子倒是结的又大又红,像一盏盏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看的格外喜人。
没等邢雨菀发话,小猴子利落的抓住树干蹭蹭蹭的就上了树,折下一枝挂满了柿子的枝条,边挥舞边说着:“当归姐姐,我在上头折,你可在下头接好了!”
“哎!你只管折吧,肯定一个不落的!”当归应了一声,冲邢雨菀福了福身,拉起自己的下裳边角,顷刻间就变成了一个小兜。
眼下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一个个红艳艳的,熟透了的柿子很软,挨着地就跟个炮仗似的炸开来,很是可惜。刚开始的几个当归还不熟悉,全都炸在了地上变成橙红色的泥,后面才慢慢的接的顺了些。
两个人玩的不亦乐乎,樊氏看的高兴,也没阻止。
在邢家大宅里,日日面对的不是李氏的刁难就是提防孟氏的算计,樊氏出阁前是家里的幺女,上头三个哥哥并一对双亲,对她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着实不太懂这些人情往来的。进了宫之后又在太皇太后身边呆着,没人敢为难她,真正开始学着要处理这些家长里短的俗务,还是在生下了邢雨菀之后。
邢老太太对子嗣很是看中,第一胎生了个女儿,虽是嫡女,邢老太太不置可否,没把不高兴摆在脸上,却也没说什么宽心的话。
直到第二胎生了邢雨嘉,这才好些。
谁知第三年,邢克俭就进了京做官,已经快十年了,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回来一趟,夫妻俩却是比寻常人还生疏些。
这样的日子已经多少年没有过了,樊氏笑着说:“你且在这看着,我去给你弟弟点一盏海灯供奉着,我看他这个样子多半是要跟你舅舅一样走武将的路子,战场上刀剑无眼,早早点上了,菩萨也好多保佑他些。”
邢雨菀点头,并没有跟上去。
刚刚在禅房,碍着她在场,主持有很多话欲言又止的,估计不太方便。
母亲离去后,小核桃和当归已经摘了慢慢一兜柿子,开心的不得了。
柿子有些沉,当归的胳膊是在困得慌,便说道:“小姐,这柿子还真是沉,让小核桃在这陪着您,我去把柿子放到咱们马车里去。”
邢雨菀并不是一个多需要别人伺候的人,看着当归着实辛苦,便点头道:“去吧,放了柿子你就去禅房寻母亲去,母亲身边没个人伺候我不放心,这里小核桃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