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夫人?”女子回过头,“有些烦,需要帮忙解决掉她吗?”

阿言一顿,继而摇摇头:“不了。”

两人穿过一道回廊,走进一间木屋,如女子所说,其他人都到了,屋内全是女子,除了最中间的主位上坐了一个男人。

前朝的齐王李灼。

而这些女子,正是昔日阿棠(注)所说,被齐王分布在京城各个官宦家中收集消息,搅乱时局的暗\\网。

齐王已经在此地躲藏一年之久,除了她们,谁也不知道,在这一年中,王爵被废,手中费尽多年心思所养的明网谋臣也散的散,入狱的入狱,被沈之屿一手撕了个彻底,再无修复可能,但好在他是一位准备充分的人,并不会因此落寞。

“王爷,”阿言等人还是喜欢用老称呼称呼他,昏黄的烛光下,上前禀报自己得到的消息,“蛮夷皇帝即将准备第二次选官,朝中世家惶恐不已。”

元彻用了极短的时间踹翻了南北一众藩王,将大权集于自己手中,再昭告天下正名,这属实是齐王没有想到的,他以为,自己退居幕后,这个蛮夷外族人就会洋洋得意,好吃懒做地过皇帝日子并非齐王自大,当时中原百废待兴,京城又遭遇了疫病祸患,无论怎么想,都不是出兵收复的好时机,此举极有可能造成作茧自缚,正常来说,该是与民休憩,休养生息。

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当有另一位强大的人在背后看守朝局,镇住后方不乱套,前者便能放手出去一搏。

很显然,元彻有这个人。

“阿屿啊,你可真是……”齐王被元彻砍掉了左臂,如今的左臂是假的,听罢,他端着下巴冷笑道,“太令人意外了,果然,没人比得上你。”

其他人没有出声。

她们知道,王爷对那位沈相有种近乎痴迷的追求。

这种追求来自于从小的缺失和遗憾,齐王超出其他兄弟太多,在他那一辈人中,他就是上天选中的继承人,并且他还第一个遇见沈之屿。

远早过什么先帝,李亥,元彻。

他的父皇害怕他,嫉妒他,想要夺走他的一切优势,他都可以忍,可以养精蓄锐,唯独沈之屿不行。

具体原因齐王也说不清,其实,与其说是痴迷,不如说在他的眼中,沈之屿更像是一个象征着胜利的标志,他可以身在黑暗,但他必须一直注视着这个人,并充满渴望,只有这样,他才觉得他活着。

齐王:“阿屿办这件事是下了功夫的,他想要扶持新贵,却没有直接一刀切,掐断世家的退路,他设置了一道坎,让这群人公平竞争,甚至第一次塞选的结果是世家子弟多余普通人。”

有人不解:“既如此,为何今年世家会惶恐不安?”

齐王冷冷地看了她一眼:“京城就那么大块地,前有世家,后有内阁,短时间内根本不再缺人,其他蠢货守不住自己的藩地,被收回,给新人腾出了许多空位。”

所以,这些新官自然就离了京,下到了地方。

这代表什么呢?

首先,京城作为帝王生活的地方,自然是具繁华、权利、名誉、富有等于一体的,普通人到无所谓,反正都是干活吃饭,到哪儿都一样,有的还心甘情愿被送回家乡造福乡亲,但作为自小在京城长大的公子哥,他们会失去人脉和靠山,如同流放。

其次,京城的世家,以之前的四大家为首,能屹立至如此,除了每一代家主对继承人的教导,还有联姻和门生,看似不同姓氏的家族实则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你要他们离开京城离开自己的网,无异于慢性扼杀。

最后,谁也不是傻子,世家弟子之所以能在第一年里数量胜于普通人,并非他们真的是更加聪明,而是他们更加熟悉这其中的规则,若多给些时间,三五年后,谁胜谁负,很难说准。

“那王爷可有办法?”

“急什么,世家之前之所以答应这个规则,就是因为得意忘形,没有看清其中的要害,被人咬住了咽喉而不知自。”齐王轻轻一笑,“如今他们吃了亏,就知道了,所以吃亏不是坏事啊知道为什么阿屿不会像对付四大家那样对付现在这群世家吗?”

众人相互看了看,摇摇头。

“因为这些人太平庸了,他们又多又蠢,虽然聚在了一起,但根本不足以形成一股势力,阿屿就算手中有刀刃,都不知往哪儿下刀,只能想现在这般慢慢剥离。”齐王道,“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人的愤怒可以镇压,一群人的愤怒就容易出事了,你们要做的就是把愤怒点燃至最旺盛当然,除非阿屿有一群既非官军户、又足够厉害来和他们对峙,但这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