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人登门给俞宫商说亲,邱静岁已经替她推了好几次了。但是本朝同以往的许多朝代一样,除非出家,否则女子最晚在二十五岁前必须成亲,不然是要被问罪的。
俞宫商今年已经二十二,无怪乎最近媒人来的如此勤快。
但是她和青竹又没捅破窗户纸,导致邱静岁也不知道该如何合适地应对。又过了一年的光阴,青竹还是没有回来,连邱静岁都不得不往悲观处想。
在这个时代,出远门回不来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青竹虽说有武功在身,艺高人胆大,出门在外也不过是比其他人活命的几率要高一些,但也绝不是说不会有风险。
被困或者身亡?邱静岁不敢去想到底是哪一种结果。日日期盼远方归来的同县百姓乡民能捎来青竹的哪怕只是一句口信,但是她俩望眼欲穿,却没有等来任何音讯,反而听说了许多在外闯荡的本地人意外丧命的消息,这些消息对她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后来,邱静岁开始强迫自己接受青竹失踪不归的事实,劝俞宫商:“人有旦夕祸福,我和你一样都很伤心,但是咱们还得活下去。”
俞宫商总是口里说着知道,但邱静岁能看得出来,她仍然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能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在后一年两人都已平静下来,逼迫自己接受青竹离去的事实,平平淡淡过日子的时候,青竹突然回来了。
当时两人正在院子里炸榆钱饼,算着面糊和榆钱的量是否刚好够用,谁也没能第一时间注意到院外急切的脚步声,和那隐约传来的呼喊。
直到青竹推门进来,邱静岁直身的功夫看见了他,愣怔在原地,俞宫商才似乎是从梦里醒来一样,转过头看见来人,淌着泪奔向了青竹怀里。
等三人情绪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给青竹接风洗尘完毕后,青竹才说起了这一路上发生的事。
其实他去的时候倒很顺利地到达了南省公冶家的祖坟,好好祭拜了公冶芹和师父青锋。但是在当地逗留了几天以后,青竹发现南面的蛮子时常侵扰,甚至对公冶家的祖产也打过不少次主意。他又听说当地正在征兵丁,就自告奋勇参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