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秦鱼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和其他王侯的墓葬群的时候,他除了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之广厚,造诣之精湛,另一个很不以为然的心思就是,这也太浪费了。
这得搜刮多少民脂民膏,压榨多少劳苦大众才能建造这样一座豪华陵墓,只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死后如生事?
弄这么个豪华墓葬,不招人惦记才怪呢,活该这些人被挖墓开棺曝尸荒野
可是临到他自己为秦王治丧的时候,秦鱼才真切的感受到了那种,纵使拿天下为你陪葬也不能换回你鲜活笑颜的疼痛
与无望。
这是他,第一次经历至亲之人的死亡。
秦王在骊山的墓,从他即位开始选址、修建,持续了近五十年,虽然这五十年里不是一直都在修建的,但每当秦国人力充足或者物质税收丰厚的时候,陵墓的修建进度就会快上许多,这样停停修修的修了五十年,就是磨洋工也给磨出个模样来了,尤其是在二四年前,秦王觉着命不久矣的时候,他的陵墓,就开始全行发力,加紧修建了起来。
与陵墓一起准备的,还有兵俑等随葬品。
即便如此,秦王稷的陵寝,在规模上,也没有超出一般诸侯王的标准太多,与未来秦始皇的超大规模帝王陵寝更是不能相比,但是,在棺椁以及陪葬规制上,秦鱼坚持以天子仪制来为秦王稷治丧。
这个天子,自然循的是周天子。
而论对周礼中的厚葬仪礼专业程度,莫过于儒家了。
所以,秦鱼请在咸阳的所有儒家弟子齐聚一堂,务必在短时间内拿出一套“完美”的丧葬仪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