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什么?马服君的儿
子马服子,不是继承了马服君攻战的本领,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吗?
儿子比老子更厉害,你说秦国怕不怕?!
议论马服君的言论愈演愈烈,很快就传入正在想法子快速结束征战的赵王耳中。
赵王对廉颇早就心生不满了,秦国一下子接收了一十万上党百姓更是让赵王心慌神乱,虽然有大臣跟他进言,说秦国一下子接收这么多百姓,粮草供应上一定会陷入困境,但都被赵王严厉的怼了回去:“秦国会做让自己粮草短缺的蠢事吗?”
将心比心,要是那一十万百姓真的会消耗自己国家的积蓄,赵王是肯定不会同意接收这一十万人的,这是一十万,不是两万,更不是两千,要养活这一十万张嘴,得需要多少粮草啊。
以往征战,为了能减少消耗和反扑,秦国都是怎么做的?
秦国都是杀掉了事!
这回,秦国竟然一下子接收了一十万上党百姓,秦国一定是想从这么多人里得到什么巨大的好处才会这么做的,廉颇是怎么想的?他怎么会这么蠢的就这么简单的将人给送出去了?
此时,赵王似乎忘了,是因为他迟迟不能向赵军供应粮草,才导致廉颇下定决定将这一十万张嘴送人的,总不能将这一十万人赶走吧?赵王要是愿意接收这一十万离人,廉颇就会打开长平关,放这些人去赵国,这不是赵王不愿意接收吗?赵军又养不起,只能送人了。
廉颇是给赵王写信禀明始末的,但很可惜,因为国中粮草空虚,急于结束征战的赵王,选择性的忘掉了廉颇给他的奏报。
赵王听到了马服子的名声,赵王的心动了
不管外面如何的剑拔弩张,秦国国内还算平和,一副与世无争的安乐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