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出事了。
怎么出事的,大家都讳莫如深,再想到了陆知树所说的谋反,她没有说话,是不是谋反,谁又知道是怎么回事?
只见谢九郎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道:“太祖打天下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布衣,得我祖父赏识,送他入军,谁也没有想到太祖如鱼儿入海,找到了自己的天地,一路上从普通的小兵,一步步的成为了掌握一方的大将军。”
“我祖父与太祖关系极好,以全数家产相助于他,打下天下,我父亲也在其中跟随着先皇打天下,天下初定时,太祖感激我谢家之功,册封我祖父为异姓王北宁王。”
“原本,只是普通的的王位,但我父亲却是一个天生的战场将军,跟太祖一样,在战场之上如鱼儿入了大海,找到了自己的天地。”
“在天下初定之时,父亲还年轻便立马赫赫战功,但倒也不足为俱,后来太祖先逝,圣上登基为帝,圣上年轻,战场经验不足,便只能委派于我父亲,于是我父亲开始平内乱,收服吐蕃,驱逐北凉,并将他们赶居至北凉千里之外。”
“不过北凉人多凶悍,而且北凉之地不易生存,所以一直虎视眈眈意图想要吞并我大凌以北之地,朝廷也知晓,便命我父亲驻于燕州之地,保护大凌边境之地!”
“因此大凌北部有我父亲的保护,北凉铁骑再也无法踏入我大凌半步,而我父亲的北宁军,也从曾经的数万之数渐渐转为二十万大军。”
“大凌的将领带兵,皆是以自己的姓氏为军名,如此也是为了更好区分,朝廷为了让我父亲安守北部之地,赐以父亲之名军的北宁军。”
“而我谢家也是从此时开始被朝廷忌惮,尤其是北宁军人数达二十万之众时,朝廷当中便有所忌惮,只是北凉虎视眈眈,从未曾放弃过侵犯大凌之地,父亲便以为深得皇上信任,并不以为然,也没有当一回事。”
“此举,惹得了朝廷当中大祸,对于北宁军的粮草开始不怎么供应,不过幸得父亲平时教导军中将士,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可以自给自足,朝廷越发忌惮,甚至是有我父亲北宁王北皇帝之言,父亲终于不安,书信一封朝廷,愿意交出来二十万北宁军的兵权。”
“但奇怪的是,朝廷并未曾接受这二十万的兵权,我父亲还以为是朝廷相信了他,也没有多想,直到是六年前的一个清晨,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一天的前几天,我跟父亲吵架,也想要从军,被父亲给拒绝,还说要让我几个兄长也都从军营当中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