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所有下乡的知青都已经全部回城。
城市里人口暴涨。
协一面临着医护短缺的问题,不得已只能让新入职的医护顶上。
新入职的医护在学校里只学了理论知识,也就实习了半年,干的也都是打杂的活,一上手就问题百出。
卫生部天天收到举报,举报协一不将老百姓的命当命,拿新医生当他们的试验品。还有不少重症和疑难杂症的病人北上求医,好不容易到了京市,却是新医生接诊,隔三差五地有误诊或用错药导致出现医疗事故。
为此,卫生部门约谈了协一的院领导,要求院领导立刻整改!
协二自从名声一落千丈之后,就算是被收购,但是也有不少医生出走。这些年势头已经大不如前。
如今,京市之中能跟协一相抗衡的只有省一。
甚至是已经出现了超过协一的苗头!
省一不差钱的名声在外,不少老医生、名医生找工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省一。再加上省一附属的杭医大造医能力强,毕业生刚入职就能上手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学生省事,老医生自然也愿意带教。
当然,带教的老医生,省一也会给上另外一份教师工资。
这也直接进入了良性循环!
再加上恢复了高考后,杭医大定下的分数线虽然比不上清大北大,但是也不低。这也让杭医大收了一大批优秀的生源。
第一届77年高考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了省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