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回已换上祭祀礼服,身旁跟着十二名礼官,稳稳登上木桥。
学官、先生、学生们列队其后,过后便是乡长、里长、各族族长,还有抬着祭品的百姓,皆依序往江中走去。
等祭祀队伍尽数登上江渚,其余百姓才纷纷跟上。
胥姜等人掺在人群中,她死死拉住柳眉,生怕被挤散。
单伯本不欲上去,却被护卫们呼喝着抬上了木桥,他先是喝骂,最后也跟着笑了起来。
江渚中阡陌交通,良田分畦,如今农物已收,便在其中央搭建起祭台,供祭祀之用。
船上、筏上的人也往江渚靠拢,登岸后,从四面八方涌向祭台。
胥姜问起身旁的农妇,“为何要将祭台设在江中?”
农妇道:“因先前各处祭祀,走水烧了不少地方,官府就下令,以后所有节气大祭,都在这江中举行了。”
胥姜看着四面流淌的江水,心道这倒是个办法。
人越来越多,衙门的差役分散四周,禁止再上人,未登上江渚的百姓,便在船上或江边搭台设祭。
忽地,祭台上传来锣鼓声响,祭台中央的铜炉也被点燃,升起阵阵青烟。
“请五神——”
随着土巫一声呼喝,包括土地神、风伯、雨师、水官、神农五神像,被抬上祭坛,供奉在神龛之上。
待神像安放好后,土巫吟唱请神祭辞,随后示意锣官敲响铜锣。
锣响三声后,土巫高喊:“一拜,敬请五神。”
众人随即跪拜。
“二拜,风调雨顺。”
众人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