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

楼云春举荐之人是林夫子。

胥姜虽感意外,又觉在情理之中。

当年,先帝虽将林夫子黜落,并罚其终身不仕,可他毕竟已崩逝多年,如今圣上当政,若是想重新启用林夫子,找个先帝托梦的借口,便圆过去了。

且先帝当初黜落林夫子,本是为了平衡朝局,给士族们一个交代。可如今士族不安分,构陷朝臣搅乱朝堂,意图恢复旧制,打破先帝所铸之朝纲,那圣人便也没有理由再愚遵旧令。

谋事者,随机而应变,才能事事通达。

试想当年林夫子这把柴,直接烧掉了吏部主理科考之权,若是重燃怒火,这朝堂和京城怕是要炸锅。

就是不知道他答应不答应。

林夫子这些年所遭受的磨砺、冷落,让他吃尽苦头,随着林夫人离他而去,他心如已竭之江河,只剩一片乱石。

如今虽瞧着超脱于生死,实际却是沉沦于孤苦,即便勉力活着,也是为了林红锄而强撑。

思及此,胥姜笔端的墨凝落在纸上,点出一汪泉,随后往四周洇开。

林夫子需要重燃意志,往后的日子才不至于更难熬。楼云春举荐林夫子,除了他如今最合适之外,也有这个原因,他想给林夫子求一个机会。

而圣人也有意成全,这也是朝廷和先帝对他的亏欠。

只是,若林夫子不愿,楼云春与圣人也不会勉强。国子监司业这个职位虽非要职,却干系到科考和大盛未来之人才,若不情不愿,反倒不好。

再加上国子监之中的生徒大多是官家子弟,若上不正下必曲,所以掌管之人立身需正。

这些年在礼部和袁祖之、杜回等人的监管下,国子监实行入学考核制,不合格者即便出身士族照样拒收。

经过严格筛选后,进入国子监的生徒,其品格、资质都不会太差,受教后参加科考,高中之人也能占榜单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