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曹爽按奈不住了,这样任由司马懿,最终是会踩在他头上的。所以他开始暗中替换了司马懿的手下蒋济,原本是个掌管禁卫大权的领军将军,给换成了自己的人。】

【后来的人关注司马懿篡位的高平陵之便,喜欢看那惊天动地的一晚上,喜欢看司马懿和曹爽对骂,但很多事情的发生都需要铺垫,这就是最关键的一手铺垫。】

【至此,皇宫由中领军负责,皇宫外的洛阳城由中护军负责,这两个职位都已经被曹爽控制在手上了。】

【相信你们应该对这些不陌生,司马懿想造反想篡位,是一有那念头就能成的吗?当然不是。只有当他掌握了录尚书事和禁军兵权,他才能做到谋反——洛阳城内外一关,杀了皇帝,搞个娃娃登基,做个傀儡这种事以前也没少过。】

【但司马懿掌握着这两项权力时,他没有谋反,我想他最初的几十年里确实也不想谋反。后来这两项权力被曹爽夺走了,司马懿手上也还有一些,都不是关键,最关键的还是这个拍板权和兵权。】

曹丕深以为然。

曹植则有些懵懂,他知道这些很重要,但没想过那么重要。

安然继续说【曹爽在拿到大权后,就开始更换人事,把司马懿的人全都拔了,安排了自己的人。像禁军的职位安排的都是自己亲戚,都无可厚非,是常理应该的。只是这一批人在后来,却并不能成气候。】

【且先不说,先说司马懿在此之后依旧南征北战,他的威名已经很大,很多时候敌军闻风丧胆,直接投降。而且司马懿这些年征战和他的老对家诸葛亮都有同一个政策,就是搞建设。不管打仗打到哪里,打完都要带动当地百姓搞种植、搞建设、屯粮屯物资。】

【很多时候我翻阅到这些史料,我都会觉得,如果司马懿的生命结束在那刻,后世的评说一定会是大魏司马懿,鞠躬尽瘁的一生。但是,历史的精彩就在于,总有一个转折点。】

曹植听得入神,连酒也不喝了。

曹丕则是端坐起来,似乎从中听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有一个从曹操时代就遗留的老臣罢工了,那这个职位空出来了,总得有人补上去吧,曹爽便让自己的表弟夏侯玄去顶替督关中的职位——这可是一个要离开洛阳的活。那么洛阳城里便空出来一个中护军的位置,你们猜猜会是谁来填这个空?】

曹植不解道【这我哪猜得到,你说的好多人我都不认识,都是后来的人,光记名字都得费点神。既然是中护军,那曹爽肯定还得派自己信得过的人呗】

曹丕摇摇头【非也,既然姑娘说是转折点,恐怕填空的这个人和曹爽的关系不大,而和司马懿的关系比较大】

曹植困惑【曹爽怎么可能让司马懿的人填进来,他俩不是死对头吗?总不能是看司马懿已经被挤兑到边缘了,掉以轻心了?】

安然道【还是子桓说的准一些,填空的人正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因此,司马师便掌握了中下级武官的推荐权。】

曹植惊讶道【怎么可能啊?曹爽在想什么?】

曹丕按了按他的肩膀,示意他别激动。他道【你先别共情曹爽,我听到这里,并未听出司马懿有什么不好,但也没听出曹爽有什么好。还是先把它听完吧。】

安然继续道【你要问我曹爽为什么用司马师,这其中的曲折,历史书还真没有。我翻遍了各种,都没找到。但是我自己推测啊,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看,夏侯玄是被外派的,那么自然他要面临的是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他需要一些打点对吧。】

【那么这个职位本来从哪来的?曹爽从司马懿手里夺过来的,之前的老臣为什么不干了?管不动人啊。所以换了夏侯玄应该也管不动。于是司马懿抓住了这次机会,跟曹爽交换了条件,司马懿可以替夏侯玄打点打点,但曹爽也得安排他儿子有晋升渠道。】

【这也成了后来,司马懿反击的一个致命安排。可以说,从这里开始,司马懿对曹爽的反击,拉开了序幕。】

【曹爽在此之后为巩固权力地位,打算进攻伐蜀,但那时的蜀国可不好打,首先地势就是得天独厚的防护,再加上蜀国内部团结,武侯遗风尚在,曹爽无疑是以卵击石。司马懿于公于私都得劝曹爽三思,可惜曹爽不听,执意进攻,最后铩羽而归。】

【在此之后,曹爽又多次修改禁军职位,司马懿仍是劝仍是不听——或许被废除的职位里有司马懿最后的势力,就这样都被拔除了。再那之后,司马懿的妻子去世,司马师守孝三年。而后曹爽便更加肆意,直接挤兑走了郭太后,至此,司马懿和朝廷可以说是完全脱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