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下令时必是在殿内,而非当众宣布。那么提前知道这件事的,也只有当时在殿中侍奉的宫人和传令官。

传令官忙着要跑许多大儒的府邸,哪有那个闲工夫去给谁传信。更何况这位传令官还是地地道道的秦国贵族之后,和楚系勾结的可能性不大。

也就是说,父亲身边的那些近侍,已经被楚系势力渗透了。

楚国的手伸得可真长,是时候剁掉几只爪子了。

有了上辈子的经验,扶苏大致能分辨哪些人手是完全效忠楚国的,哪些则是效忠他们跟随入秦的主子。

前者自然杀无赦,而后者却能在拉拢了他们的主人后收为己用。这些主人多是后宫女子,父亲后宫中正好也没几个野心很大、一心为故国效力的人物。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抵是因为当今秦王俊美威严,容易叫人倾心。且二八年华的小姑娘年纪轻轻背井离乡,也很难对故国生出多少忠诚来。

要知道,不少女子在秦国待的时间都快赶上故国了。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很难不生出感情来。

说起来头一种情况在秦国倒也不算少见。

高祖父昭襄王在位时期曾有别国送来一位美人。原是想作为细作潜伏在后宫之中。结果美人对昭襄王一见倾心,当场就把故国安排自己做的事情和盘托出。

总之,后宫夫人们没别的小心思,事情就好办了。

只想安静度日的,不会介意和下任秦王交好。倾慕秦王的,大概率对自己的孩子也十分上心,拉拢她们所生的公子公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