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用的是?最常见的120l白瓷盖碗,从醒茶开始,干醒到湿醒,再到注水和出汤,注水的速度,焖泡的秒数,出汤的速度,每一步都严格又精确。从滚烫的盖碗中倒出茶水需要技巧,姜一源被烫了?许多次,满手烫得通红破皮,盖碗也?摔坏了?好几个。
他不理解,问老吴头:“你之前泡茶,不是?随随便便抓一把茶,往里?冲水就行了?吗?哪有那么多讲究?”
老吴头说得很?有哲理:“最开始的见山是?山,最后的见山仍是?山,能一样吗?”
见姜一源不明白,他回归了?大白话:“我泡茶几十年,无论怎么泡,都在我的经验掌控之内,出来的味道和品质都一样。你行吗?”
他又说:“不要问为什么,多做少问。茶道就是?这样。”
姜一源便不再问了?,专心地练起泡茶来。比起喝茶,他确实?更想学泡茶,以后或许有机会,他能为他泡一盏茶。
到了?三月中下旬,姜一源整个人都紧绷起来,陷入了?一种?期待又惶恐的情?绪。
他找老吴头确定了?许多次,老吴头说,快十年了?,沈老板每年都会来。
三月下旬的茶山,热闹无比。茶农们唱着民歌,爬上?树采摘鲜叶,漫山遍野都是?早春的生机,丰收的喜悦。
姜一源踩在树干上?,按老吴头教给他的方法,用一芽二叶的标准采摘。他不熟练,采得很?慢。他采完一棵茶树,老吴头已?经采完了?五棵。老吴头没有催他,在茶这件事上?,老吴头从来不催。
到了?傍晚,院子里?摆满了?扁平敞口的圆形竹筐,白天采的鲜叶在上?面铺开。老吴头说,这一步叫做“晒青”,用温和的日晒将鲜叶的水分稍微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