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词总结道,“虽然玉太子是为了百姓着想,但到底是僭越了,规矩就是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是平常人也就罢了,但玉太子身为一国太子,凡事都应该有个章程,方为百官之表率。”
说完这些,吴大人的后背已经汗湿了。
“吴爱卿言之有理,那依你之见,该如何罚玉太子呢?”
这是一道送命题。
若是以后玉陌出了什么事,背锅的就是吴大人。
而且,如今玉陌是为百姓做了好事的,若罚重了,百姓们有怨言,唾沫星子都能淹没他,若罚轻了,皇帝心中不高兴,他亦没有好果子吃。
吴大人支支吾吾,举步维艰。
朝堂中的人都看着他,大都幸灾乐祸的表情。
吴大人脸上的汗潸然而下,憋了好久才说出一句:
“微臣以为,玉太子爱护百姓,是好事,如今西北二城损失惨重,不如便让玉太子前往,安定民心,也可震慑蛮夷不敢来犯。
如今各地对此事猜测众多,若玉太子亲自出面,应该能化解百姓们的忧虑。”
一时,朝堂之上,安静地落针可闻。
“此提议不错。”皇帝的声音蓦然响起,众大臣不敢说话,这可不是小事。
让一国太子前往边境,还是蛮夷侵犯过的边境。
呵呵,果然不是亲生的。
“太子怎么说,朕想听听太子的想法。”皇帝看向玉陌,居高临下的眼神。
玉陌上前一步,“臣愿前往,为大周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