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宁咏很是欣赏,可宁咏对她,可并不是那么热络。
但也不拒绝。
赵锦衣将宁咏的不热络归结为读书人的清高。
若是宁咏对她过份热情,说不定她自己就打了退堂鼓呢。毕竟赵家嫁女,嫁妆比起其他小官吏的女儿们,还是让别家心生羡慕的。
比如她赵锦衣的嫁妆,从她刚出生,阿娘就准备好了。她的嫁妆,小到素日里缝衣作花的针线,大到可以养家糊口的田庄,阿娘都准备得面面俱到。
毕竟他们赵家二房,只得她与阿兄两个孩子。
阿兄虽然读书不争气,但也没有跟着弄梅胡同里的那些人胡闹,整日钻进风花雪月之地,给那些只会唱靡靡之音的歌姬们赏钱。
阿娘早就打算好了,待再过两年,就替阿兄说一门亲事。未来大嫂旁的不重要,最要紧的是人要老实本分。
其实赵锦衣对“老实本分”这一词不大喜欢。
赵家虽然还算团结,但依着阿兄的性子,应该娶一个机灵的大嫂回来才对。
不然,两夫妻都是老实本分的话,可是被人吃掉了都不省得。
比如,她觉着林家的林大姑娘就很好……
呃……她怎地想起了些有的没的?
赵锦衣回过神来,却是发现宁咏已经不见踪影了。
自己的贴身丫鬟梅染倒是规规矩矩的端着红漆小盘过来:“四姑娘,青团好了。”
赵锦衣在赵家这一代中行四。上头大房还有两位姐姐,三房有一位姐姐。
大房的大姐姐已经嫁了,如今二姐姐与三姐姐的婚事还没有定下来。说起来此事,却是急也急不来。
二姐姐赵锦华比赵锦衣大一岁两个月,三姐姐赵锦云比赵锦衣大一岁,都是理应议亲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