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个从小到大每月初一十五,都会来烧香祭拜的北帝庙门口,玉玲珑看着里面的香火鼎盛,快三点的时间了,还那么多人在烧香,心里觉得很平静。
北帝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庙,庙址曾三迁,历经四百余载,香火不断。
北帝庙诞生于明朝中叶年间,时有和尚三人至此化缘布斋,建寺庙于平安镇边缘江边地带。
历史沿革在清乾隆年间,由地方父老乡绅布施功德,搬迁重建于平安镇街道中心的古寺。
当时寺庙相当宏伟,高大宽阔,占地面积约六6000平方米,庙门排坊刻上“北帝庙”。
两侧有“精储坎德,福缘诚鉴”及正殿扁“玉云宫”,均是清乾隆年间学士冯敏昌之墨迹。
寺内众多神像多为泥塑全身,由于庙宇,神像规模大,故有“大寺”之称。
北帝庙现址坐落在平安镇圩镇中心地带上,迁建于清末,并经多次修缮。
庙宇及场地面积达约1万平方米,坐北向南,前后两座建筑,面积约几千平方米。
前大门匾挂“北帝庙”门匾后题字:云慈雨德,对联“神恩敷大寺”“帝德沛南天”。
进入大门便是“天王金刚殿”,左右排列着庄严、肃穆的八尊天王金刚神像、后座正殿扁口“玉需宫”供奉北极玄天上帝(简称北帝、亦称真武大帝)。
主神左右两侧分别供奉观音、文昌、关羽、岳飞、华光、韩愈等大小共十七尊神像。
神像高大威严、栩栩如生。北帝神像用精铜铸造,其余神像均用神木刻塑(神木即香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