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麻利点。你爹已经去后院喂驴了,你大嫂的早饭也整得差不多了。”
吉安挪腿下炕:“行,”抖着激灵,掩好内衫,扯下披着的小袄,拿了挂在床头架上的衫裙穿好,然后将小袄套上。
这件小薄袄是她自己做的,布料没费什银钱,都是她娘从绣坊带回来的碎布拼接成的,棉花自家有。
齐州府处大景朝北地,气候跟现世的山东差不多,十月头就寒了。小薄袄很贴身,穿在衫裙外,能护住热乎气。外头再着件竖领过臀袄子,不显臃肿,还暖和。
她穿着好,给两老也各做了两件。
在足上缠两层布纱,套上细绵袜,系好袜口,穿上绣鞋。吉安跺了跺脚,面露满意。女红好,真方便了她很多。不但从头到脚都能自己做,就连碎布也从不缺。
这碎布,别瞧着稀碎,但耐不住料子好,在绣坊可是紧俏物。也就她娘跟绣坊上下处得不错,每回都能匀到些。
这些年,她娘为了这家也是耗尽了心思。不提其他,只说正在院子里摇头晃脑扯着嗓门读书的那几个小子。哪个身上不是穿的细棉布,收拾得干干净净?
现下普通的白细棉,一匹长三丈两尺,就要三百铜钱。一亩良田,风调雨顺,一年两季全丰收,才收成多少?除尽短工工钱和田税、种子、家中口粮等等,平下来一亩地一年净赚也就四百文左右。
这还是在家有两秀才,减免了六十亩田税的情况下,才能得这么多。
她娘买的是绣坊受损的次等货,一匹两百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