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她是与众不同的

不愧是坐在位置上的人,想法总是与旁人不一样。

大乾国当今的皇上,听说仅是一个八岁刚过的黄毛小儿,他的治国之道到底有几分手段与谋略,不必细说。

听说先皇,即墨鱼的哥哥病逝前,亲自指定了几名护国大臣,其中便有贤王。

这些关于京师的小道消息,自然不是偏远山区的江城人所能接触到的事情。

夏芊芊还是有一次与刘老闲聊时,无意间得知的情况。

造福百姓,自然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前世,她凭借一身精湛的医术,整日站在无影灯下,一抬手术接着一台手术,拼命地做,不也是为了救死扶伤吗?

现如今,人在古代,能用自己的知识改变这里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是她乐见其成的事情。

“你这个建议很不错。若是每个地方都有一个专供平民百姓的砖窑,用于房屋的改建,自然是挺好的。”

夏芊芊顺着他的话,畅谈下去,“不过这里面又有问题了。”

“哦?”姬子墨饶有兴趣地盯着她,继续询问道:“有何问题?”

“你刚才说,要将砖厂做大做强,那你可曾听说过,瓦匠头上无片瓦的故事?”

“既然你要搞这个事情,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必须将砖瓦的价格打压下来,足够贫民可以使用,甚至对于贫困户要进行补助。”

“一些贫苦人家,比如刘二牛家。刘二牛他爹身子硬朗,却没有活干,朝廷可以帮这些人找活,付给他们工钱。”

“比如刘二牛,脑子不好,可真正干活的话,他身强力壮,也是一把好手。”

“每个地方的官员,若是能关心这些特殊的家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但教,还要提供给他们生活的技能,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受益。”

姬子墨愣愣望着她,一时间,不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心中所想。

沉默了许久,他终于喃喃道:“这些事情,又是谁教给你的?”

夏芊芊扬起脸,笑得很甜,“倒不是一个人所教。”

她低头开始掰手指头,“首当其冲的人,应该是村长徐江。”

他瞅着刘家一地鸡毛的日子,常常恨铁不成钢地提议着,“若是有人管着那父子二人,而不是由那王氏惯着,他家的日子定能过得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