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放亮时,夏家大门口便熙熙攘攘,来了不少人。
李云娘一开门,便有人端着碗,笑呵呵上前来,“夏家媳妇,夏丫头前日可答应过,今日你家做豆腐,给我们免费豆浆喝。”
李云娘推门,让开地方,热情道:“放心,有有有!各位稍等,都在灶上热着呢。”
院子里的三个大锅中,翻滚着奶白色的豆浆,再仔细一看,纯白中隐隐泛着一点黄。
锅盖一掀开,黄豆醇厚的香气飘荡在整个院子,钻入人们的鼻子中,引得人们胃口大开。
李云娘拿起勺子,舀一勺,叮嘱道:“一个一个来。”
一勺勺的豆浆倒入碗中,众人或站或蹲,端着碗直接开喝。
豆浆一入口,滑滑的,甜甜的,香味醇厚,唇齿留香。
福安江的村民,平日里也会磨点豆子,做豆浆喝。
不过自家做的豆浆,豆渣多,不细腻,豆腥味也重,远远不及这里的豆浆好喝。
有人喝完一碗,又端着碗过来,不好意思道:“夏家婶子,能再给我来一碗吗?”
李云娘也大方,执勺子又添两勺子,还笑着询问:“若是不够,再来添。”
她落落大方的举止,倒是令人刮目相看。
一直以来,在众人眼中,李云娘性子唯唯诺诺,见不得大世面,没曾想,她倒是一个活络人。
有人喝着豆浆,便开始惦记夏家的豆腐了,“夏家婶子,这豆腐什么时候好呀。上次拿一块豆腐,回家照着做了麻婆豆腐,属实好吃。”
“今日给我来一块,放心,豆浆免费喝了,豆腐的铜板,我定是会付的。”
众人一听他调侃的话,纷纷大笑起来。
“我也来一块。”
“也给我来一块。”
“……”
夏芊芊在屋里听到动静,起身帮忙,将模具搬到院子中,纱布一打开,众村民围拢而来,纷纷要买豆腐。
她一块块切好,放到各自的碗中,元宝在一旁负责收铜板,递调料包。
夏家大院内热热闹闹,门庭若市。
对门的张家大门口,张小花一身白色素衣,臂下挎着小篮子,篮中放着一些黄纸香烛等祭拜之物。
望着夏家院内热闹的场景,她一双杏眼中,仇恨之火熊熊升腾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