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11点15分,高悦阳念诵完下工广播。
拿起钢笔继续写上午抽空没写完的演讲稿,她打算准备出接下来三天的广播内容,这样总比现想现卖省事许多。
大概过了十分钟左右,高悦阳将几页稿纸放进抽屉里,起身离开广播室。
只是刚走出大队部,迎面就碰上了邮递员。
邮递员跃下自行车,咧嘴一笑:“高知青,那会儿我离着老远就听见广播里的声音有点像你,没成想还真是。”
眼前这位女知青,不仅是见义勇为的救人英雄,如今竟还当上了队里的广播员。
要知道,整个双河县所有公社下面的生产队,只有大河湾实现了全村通电,可把附近其他公社和十几个生产队眼红的不行。
高悦阳微笑道:“张同志又来送信呀,有我的信没?”
邮递员点点头:“嗯,这回有你一封加急信。”
高悦阳眼睛一亮,难道是……
只见邮递员从自行车后座挂着的包里,取出之前码在一起的信封。
边翻找边道:“除了有你的信以外,还有其他知青和社员的。”
很快,邮递员从中抽出一封信递过来。
“谢谢。”高悦阳接过信封后在领取单上签上名字。
邮递员将领取清单放好,与高悦阳招呼一声后,便骑上自行车给别人送信去了。
高悦阳回到家后,瞅了眼墙上的挂钟,11点40,王宝磊还没有放学,等一会儿再做饭也赶趟。
于是,回到房间坐在书桌前将信拆开来。
片刻后,高悦阳心里不免有些小激动,没想到之前路过首都时投的稿子,竟真的成了。
没错,她写了一长篇小说《大河湾儿女》,主人公就是以宋天刚少年和青年时期为原型改编的。
当然,名字不会用真名,而且又在写之前经过了宋天刚本人同意,当时还把他美得不要不要的。
报社希望自己能多寄一些小说存稿过去,他们好申请专栏在报纸上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