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老四,”卫景川说道:“我来都来了,总不能白跑一趟,既然江大人有意用我,我也不好推辞,带他们出次海?”
他好歹去过一趟,不抠字眼算轻车熟路。
卫景平:“你让我再想想。”
“给你一天时间。”卫景川道。
卫景平:“三哥,两天。”
卫景川:“……行。”谁让他是当哥的呢,只能让着弟弟,没辙。
次日一大早,卫景平去了市舶司衙门。
他来的够早,但还有比他更勤劳的江扬和谢映等几位大人,他们已经在府衙里坐着了,每人面前搁着笔墨纸砚,看样子是在细化市舶司的功能。
卫景平:“诸位大人,市舶条法敲定了吗?”
所谓市舶条法是根据他的建议,参照宋代《市舶条法》拟定的当朝市舶司的职守和管理政策,分两部分,一方面是对于出海和靠岸的商船发放公凭的事情,另一方面就是抽解纳税了,“抽买舶货,收支钱物”,这个说的就是后市的关税,这块以后主要是谢映要干的活儿,卫景平见他们大致拟定的是“阅实其货”,就是查验实际离港进港的普通货物,这算成银子收取十分抽二分的税率,也就是20的关税,他道:“海运风险很大,本官以为这个税率过于高了。”
宋代海外贸易一开始施行20的关税,后来改成10,再后来改成8,那后来是海上贸易最繁盛的时候,可见抽解的税率在8左右,各路商船来做买卖的意愿最大。
江扬:“卫大人,谢大人,以去年年底出海的窦家商船为例,一船漆器卖到渤泥国的利润翻了十翻,二分的税率算下来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一两银子东西运到那边去,要卖上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