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判卷官找出了与这两份策问试卷号头一致的头一场考试的八股文章, 与《段有财考秀才》一致的墨卷文章上副主考官国子祭酒张得评语“局法天成,谁能增减一字?”, 另一份与《扶小娘儿过桥》篇对应的墨卷上评语如是“有声、有色、有态, 抑扬反复。”,说道:“今科会试的头名,说不定就在这两份试卷里出了。”
文章和策问都做得极出色的,也就这两名考生了。
学士们复又拿起那篇国子祭酒张得所说的无法增减一字的文章咂摸了会儿, 这文不事雕琢, 极简淡而意蕴深长, 于是心中暗押:这篇, 肯定是这篇了。
无他, 这篇八股文的字数感人,只有区区500字, 读起来省事太体谅他们老眼昏花了。
不过最终如何,还是要主考官裴颂甚至是今上来定夺的, 他们只是有那么一丢丢个人想法而已。
三月底, 考官们判完了墨卷, 将所荐一甲文章全数呈送云骁帝, 只等他过了目,就该放榜了。
……
四月十五是壬寅科会试放榜日, 一时满城车马。
和之前乡试放榜在贡院外贴一张考中名单出来不一样,国子监放榜那是很有仪式感的,五更一到,锣鼓敲响,在鼓乐喧天中一只青色的青鸾衔金榜飞下云端,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随即如一声炸雷响起来, 金榜自青鸾的口中缓缓展开, 一个个考中的名字就依次展现在来看榜的人眼前了。
会试榜放于杏花盛放之时,所以也叫杏榜,今科杏榜一共录二百八十人,一眼望去密密匝匝的,高踞榜首的那个名字更是离地面太远,叫人反倒看不清楚了。
等鞭炮放完,这时天光也敞亮极了,才有人高喊一声:“甘州府卫景平”
没错,这位就是榜首的会元老爷,姓卫名讳景平。
前来看榜的考生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想起来这位身材颀长精瘦,当时进龙门脱去衣衫搜检时丝毫不怕冷火力超壮的年纪颇小的同年,有点惊讶:“是他呀。”
就怪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