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景平低头瞧了瞧身上的深蓝色圆领长袍,觉得这身衣裳的料子比去年好了,大抵是孟氏也觉得他长了一岁,该穿好衣裳打扮起来了。
他哑然失笑。
闹腾了一阵子,有去藏书阁抄书的,有去作画的,纷纷散了。
卫景平在书院的藏书阁里找了个角落,借了本书,但他没抄书,而是从包里掏出韩素衣给他的真题集,从第一道题开始,试着练习破题和承题。
下笔之前,他先在脑子里想了破题的定义:即用最简练的一两句话,讲题意破解,并敲定题目的旨意,就是中心思想。
承题呢,就是将破解出来的题意,就着上面的一两句话往后写,着重说明一下,最后做到再启个下。
第一道题目中规中矩,是出自《论语》的“名不正,言不顺”,题目很好理解,卫景平想了想,选了以“言不顺则事不成”为破题的切入点,写出了破题句。
等他写完第一道题目,停笔之后往后翻阅,发现书院的三位夫子让他们背的八股文名篇全是会试高中的锦绣文章,可以说是八股文修炼到飞升成仙的境界之作,就连题目和县试府试院试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差距很大很大,想了又想,这才有点体会到书院夫子们的良苦用心,先用难于上青天的题目和名篇砸晕了蒙童们,使其不敢轻视做文章才好踏实学习,其次,上来就见识过会试级别的高手文章,眼界高了,心气也会跟着拔高,连带着对自己的要求就上去了。
比如正在炼气期的蒙童们自己兴致勃勃地做了篇文章,写完了通读下来,妈呀,跟背过的那些名篇比这真是狗屎一坨,不行,改!润色!是不是就进步了。
想到这里,卫景平拍下自己的脑门,真是上辈子修真小说看多了,连做八股文章考科举都类比成修仙了。
……
京城周家。
书房内,翰林院庶吉士周元礼正在检查儿子周美彦做的文章,而后说道:“出去一趟,文章比先前有长进了。”
“谢谢爹夸奖。”周美彦这就要跟他爹告辞退出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