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农历六月初,正是一年中最暑热的时候,人人苦夏,白鹭书院的蒙童潘逍读到“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3”这一篇的时候,笑称自己是“潘炙人”,见了人就往跟前凑:“吾烤熟否?香否?”

天地像大瓦窑,人像置于其中的炙烤物,感觉都要熟了。

旁人往往大笑着摆手,避之不及,唯有武双白会拿鼻子贴上去,吸一口气后又猛地掩鼻:“哎呀老潘你身上好臭啊。”

武双白白胖的面皮上生着一双“人傻钱多”的大眼睛,十分人畜无害。

“六月季夏天,身热汗如浆。4”傅宁边摇着折扇边摇头晃脑地嗤笑道:“武兄啊,老潘他那是给你闻他一身汗臭味儿呢。”

武双白受了耍弄,哭丧着脸:“老潘你不厚道。”

潘逍嘿嘿两声:“双白兄,今天还请不请咱们吃酥山了?”

因为天气太热,一到中午茶饭不思,武双白家里的仆人给送了两次酥山。

他扭头看了一眼卫景平:“卫兄大概还不知道什么是酥山吧?”

“不曾见过。”卫景平道。

作者有话说:

1出自清代李渔的《随园食单》,2大概是云南民谣?34出自宋代戴复古《大热五首》。

第31章 传不习乎?

◎“甭管‘低处流’还是‘高处走’,进了肚子都只有一个去处。”他往茅房的方向一指:“撒尿进茅坑啊。◎

傅宁道:“《饮膳正要》中记载, 要做酥山,先把牛乳反复煮了, 每一次捞取上面一层凝固的‘酥’, 在盘子上淋成小山状,放入冰中冷藏一日,取出来的就叫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