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周誉?你这是……”

元祐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陛下,我这里也有江浙一带农户被里长殴打的证词和当孟相和这些官员来往的罪证,请陛下圣断!”

周誉从怀里掏出一沓子证词,递给元祐,圣断两个字说得极重。

这些年孟庸昶背地里做了什么,元祐又怎么可能真的不知道呢?

可既然要有大奸臣,那不如让最亲近的人来做。

元祐原以为在他让位给储君前还能见见这位兄长,试着和好,却没有想到却是这样的结局。

“周誉,你!可如今大理寺还未审问,又如何能定孟相的罪,如果他清白呢?”

“如果他清白呢?”周誉玩味地砸弄了一下这话,突然反问,“他清白不清白你不清楚么?”

“既然陛下觉得三司不曾审问,那就不能定罪,那便把人交给三司吧。”

总而言之。今日百官之首俱在,许多事情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

第49章 临头

孟庸昶为官多年, 在朝中有不少党羽,但也有不少宿敌。这些年手里面捏着他罪状的何止一个人, 如若落在了三司手里, 任凭他是大罗神仙转世,也再翻不了身。

“陛下,老臣为你殚精竭虑数十年,您就是不看在老臣自己的份上, 也该看在您母妃的份上啊, 不该听这些小人妄言!”

孟庸昶跪在地上继续磕头, 一声接着一声。他如今蓬头垢面的样子属实可怜, 元祐看得于心不忍, 自然会想到自己的母亲。

可朝中的这些尚书,一个一个的, 又都被周誉叫来了,他这个做皇帝的也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