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干脆的承认了, 不说祝明源, 就是唐于成都惊讶了,微张着嘴看他。
“你你怎么能这样?” 祝明源一下就着急了起来,“你可知如今多少人在背后说你是你是”
谢良臣咽下口中的饭菜,见他着急,还笑着接过话头道:“说我是胁迫幼主的奸臣贼子是不是?”
见他还有心情开玩笑,唐于成也忍不住出声道:“人言可畏,子岳你不可不防。”
吃得差不多了,谢良臣也放下筷子,准备跟两人好好聊聊,便让人收了饭菜,重新上茶过来。
“这些流言我听到了一些,也知道大概是什么人在背后推动,不过子孟放心,这点闲言碎语还不至于对我造成什么威胁。”
打舆论战嘛,这点他可比这些古人有经验。
什么话题最能煽动人心,什么消息最能抓人眼球,以及如何将自己的观点不着痕迹的输出给别人,他早已了熟于心。
之前在京中他收养的那批孤儿已经被下放到了各地,且按着谢良臣的指示,都建立了宣传部门,开起了时政报刊。
之所以他还没有让底下人进行舆论反击,就是为了让他的对手们先把调门拔高,甚至有意让人“误会”自己。
等时机差不多了,他再让人放出对方为何要攻讦他的动机,以及将自己为了百姓民生又如何的呕心沥血,忍辱负重,甘受误会。
强烈的反差之下,之前那些被煽动的人就会对谢良臣生出无限的愧疚,并且以后再遇到此等妖言惑众之语,就会生出戒心,不再被轻易的蛊惑。
看他似乎真的成竹在胸,唐于成知道好友的能力,也就住了嘴,但是心中却仍有担忧。
这担忧就是,向来蔑视皇权,对皇帝本人进行过压制的权臣,一般都会被皇帝记恨,等对方以后掌权了,则几乎都会算旧账。
若是该权臣还活着,那么可能就是抄家灭门,要是死了可能就得挖出来鞭尸。
这两种后果都可说惨烈,所以唐、祝二人才会漏夜前来找他问个清楚。
若是他真打算一条道走到黑,两人则要力劝他悬崖勒马,若是他无此打算,那就得收敛一下平日行事的作风,不要太过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