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除了上朝的问题,下班通勤也是困扰大臣们的另一个痛点。
因为别人下班之后很快就能到家休息了,可是你要是住得远,那到家时天都黑了,再叠加第二天因着路程远,比别人要早起,痛苦简直是双重加倍。
早上起得早,晚上回来得完,睡眠不足,很容易脱发的。
对此,家住五环外的白居易先生也有深刻的感触,为此他又写了一首诗,名《嗟发落》。
全诗原文是这样的:
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
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
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
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
脱置垢巾帻,解去尘缨络。
银瓶贮寒泉,当顶倾一勺。
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
因悟自在僧,亦资于剃削。
什么意思呢,就是早上也叹掉头发,晚上也叹掉头发,掉完了虽然很可惜,但是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错。
因为这样一来既不用麻烦的洗头,又不用早上梳头,最好就是夏天了,头上没有头发,就会很轻松,一点也不垂坠,等宽衣梳洗时,拿了装凉水的瓶子从头顶往下一倒,立刻就有醍醐灌顶般的清凉感受,而且等哪天自己突然顿悟打算出家当和尚了,还省去了剃度的麻烦。
白居易不愧现实主义诗人,做的是很多诗都是大白话,通俗易懂,而且这首诗还十分的诙谐。
可他当真不在意掉头发这件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