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溜了眼封国栋,看来他还是听人劝,路上还装做一副高冷的样子,豪横地看起来满不在乎似的,这下露馅了。
封妈也举手支持:“陪着冰月去京都安顿下来再回来,不用担心娃娃们,妈请你大娘和小园过来照看,放一百二十个心。”
这个年代,去上大学是要带户口过去的,沈冰月和沈大铭到了公社开证明,迁户口。
大学每个月补助8块钱和20斤补助粮票,补贴还是很多的。
沈冰月一个女的,够吃。
这个年代上大学就这点好,感觉像带工资上学似的,有得节俭的还可以给家里人寄点粮票呢。
元宵节后,沈冰月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孩子们,拎着简单的行李和沈大铭一起启程,封国栋送两人到京都,也认认门。
岳哲浩和李沐瑶骑着自行车,沈晓铭带着沈大铭,封国栋带着沈冰月,迎着旭日东升的朝阳,到了市上的火车站。
岳哲浩小两口骑着封家的自行车再回家即可。
长辈们没有送到火车站,沈妈还在儿子闺女离开的时候,抹了把眼泪,既有欣慰也有不舍。
孩子们奔赴新的征程了,沈妈在家里操劳着,感觉很自豪,越干越有劲。
三个人坐上了清晨七点的火车,沈冰月坐在靠窗的位置,封国栋坐在中间,沈大铭坐在最里面。
三个人挤在挤挤嚷嚷的火车上,五个小时就到了京都。
大城市到底繁华,三个人先是扛着行李,下午两点钟就到了沈大铭的学校。
第166章 咋和想象的不一样呢
京都大学不愧是最好的大学,校园里拉着欢迎新生的横幅,诺大的操场上,各个系都摆着桌子,迎接新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