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屯的村长吆喝了一声:“钱凌,你儿媳妇在家不,这是公社的沈领导,过来找她,上次小偷偷走的钱返还回来了,让她签个字。”

57岁的钱凌抬头看见村长,连忙放下簸箕,咧开嘴,迎了一步。

钱凌很瘦小,看着瘦巴巴的,皱纹已经爬满了面颊,是一个饱经岁月摧残的农村妇女形象。

她又瞅了眼沈冰月,笑出了一脸褶子:“这十里八村的哪有不认识沈领导的,是个有本事的,大倩婆子和我关系可好了,也经常提起沈领导呢,真是老沈家的祖坟冒青烟了,得了这么好的闺女,把全家都带富裕了,本家都跟这沾光呢,快进来坐。”

第133章 来看看李冬梅

钱凌从灶房搬了两个小板凳,给两人让座,“儿媳妇出门了,说是去乡里供销社买点头绳去,走了三个多小时了,快回来了。能代签的话我给代签,要是不能,儿子也陪着去了,他们一会还要赶着去草莓园干活,一会就回来了。”

这种手续,肯定是要本人签的,沈冰月就说那就等一会看看。

闲来无事,就一起唠唠家常。

沈冰月看着土坯房的小院,小院里堆着这一堆那一堆的杂物,看着不太整洁。

农村也有很多都这样,沈家因为沈妈是个爱干净的,即便以前家贫如洗,卫生还是倒腾的很好,封妈就更是个仔细的,是个幸福的家庭主妇,每天一起床就开始打扫卫生,洗洗涮涮的,但王轩家就不一样了。

沈冰月见到簸箕里的玉米面生褐色的小虫子了,也接上了钱凌的话:“大娘,玉米面生虫子了?”

钱凌也没有不好意思,呵呵笑道:“可不是吗?我今天早上做了点玉米糊糊,儿媳妇从碗里挑出来个小黑点点,一看是小虫子,这才发现的,哎呦,说起我儿子娶得媳妇,太讲究了,我老婆子做了几天饭被嫌弃了几天,是京都的,挑剔些,这生虫子里我就赶紧挑挑虫子,晾晒一下。”

钱凌是个能说的,农村的大娘们有很能唠嗑的,整日里七大姑八大姨的事,坐下来能聊一天都不厌烦。

钱凌提起了李冬梅带过来的儿子:“俺儿子可喜欢这个媳妇,我作为婆婆也不好说啥,现在村里条件可比前些年好了很多,儿子喜欢就娶了吧,就是带了这么个拖油瓶,没办法,就结婚这么几天的功夫,我就发现了,儿媳妇不喜欢带孩子,扔给我带,算了,只要她能再给我老王家生个带把的就行。”

村长在来的路上,给沈冰月说过,王轩的老妈生了六个闺女后才生的王轩,结婚前十年都在生孩子中度过了。

村长路上还感叹:“钱凌是个苦命的,丈夫在世的时候重男轻女,总是想要个儿子,因为钱凌老是生闺女,挨过不少打,到了30多岁才生下王轩,娃们多,你知道的,以前咱这条件不好,日子过得艰辛,现在儿子总算娶了媳妇了,也算熬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