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和公社已经来了一波波人视察,赵运达和沈冰月做了详细的汇报。

作为本县的草莓试点,在全国只有三家试点的情况下,草莓不需要沈冰月她们自己卖,会按分配好的份额运送到各地的供销社。

草莓开始第一波采摘的时候,沈冰月看到了具体的销售地点,都是以大城市为主,通过铁路运输。

公社要求赵运达和沈冰月专注于草莓采摘,要搞个在全省能拿的出手的样板工程。

沈冰月也就一心扑在田地里,三队的村民一个个扬眉吐气,村里其他小队的村民也会去草莓园的篱笆外探头探脑,看着一小盆一小盆草莓被小心翼翼的放置到县上派过来的运输车上,都羡慕得紧。

三队的村民为了保证能分到多点钱,很少有人在采摘的时候偷吃。

草莓不像粮食,顶饱,再好吃,听着一斤收购价8毛钱,比肉都贵,酸酸甜甜的好吃倒是好吃,但在农民眼里,没有钱实在。

沈冰月很爱吃草莓,在县里领导来的时候,总会尝两颗草莓吧,沈冰月也会吃上一颗,酸酸甜甜的,甚至掏了两块钱自己买了两斤多,带回家,由小队长记账的,小队长简直不要太高兴,整日里哼着小曲。

到五月底的时候,省城农学院专门来了专家教授,到大棚里看了大棚里的种植情况和育苗效果,很满意。

这个教授是赵运达的大学老师,在县里和公社都在场的情况下说:“露天种植受天气影响过大,今年天气情况好,不等于明年也好,而且即便天气再好,大棚种植仍旧从收成到质量上都更盛一筹。”

赵运达也向领导们汇报:“育苗我们自己就能做,赶下半年要是有土地,还能继续种,竹制的大棚,沈家庄有竹园,不花几个钱,就是需要土地。”

县上领导当场就表态了:“我们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在保证粮食生产用地的基础上,可以扩大规模。”

公社正式通知沈家庄村生产大队,要求广泛征求村小队的意见,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扩大草莓种植规模。

村里其他九个小队见三队的草莓园红红火火,都眼红着,甚至有人跑到村大队要求自己也加入三队,各小队计算出粮食用地规划后,都报上了能用于种植草莓的用地。

村长拿过来看的时候,沈冰月都惊住了,这总共快100亩地也太多了吧,光育苗都要很多啊。

沈冰月进到了模拟农场空间,模拟农场空间已经自动把版图扩大到村里拿出来的100亩地,稀稀拉拉,都不在一起,导致空间里看着都不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