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想,此战关乎的是整个北境的局势,而老侯爷上奏折,只说了请功的事情,并没有提此战已经结束了,意味着草原大军并没有退去,在这种情况下,北境百姓依旧身处危机之中。”
“我认为,陛下是想等待草原大军全部退去,北境危机完全解除后,再进行犒赏。”
“而且你也说了,如今鸿志留下了大功,结束了科沁一战,但镇北关的将士们呢?他们很多人守在关内多年,还有一些跟随老侯爷北上,也有大功,也该一起奖赏的。”
“至于此战的结果嘛…九部可汗都在我们手中,草原大军还不是随意拿捏?早赏赐晚赏赐,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错,草原和大魏之间的大战还没有结束。
若现在嘉奖冠军侯和高阳将士们的话,的趋势有些不妥。
等所有事情都尘埃落定后,再进行赏赐,才是最好,也是最合适的。
众人非常认同宋公文的那一句话,除了高阳将士们外,镇北关的守军也对此战,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总不可能厚此薄彼吧?
“原来如此,还是陛下思虑周全啊?”
此刻,在场几位内阁大学士们,纷纷点头,完全认同那个解释。
张正明则是没有多说,只是带着欣慰的眼神,望向宋公文。
觉得要论揣摩陛下的心思,自己这个学生确实是厉害啊。
不过很快,他的眼神便逐渐冷静下来,道:“好了,此事我们就不先议论了,林大人,我听闻南境的局势,愈发不安稳了是吗?”
“是的太傅大人。”闻言,林远松当即开口道:“本来此事我想在今日的朝会上,向陛下回禀具体情况,只是陛下却提前下朝,所以来不及说。”
兵部掌握天下驿站和军报,但凡边境发生一些不威胁朝廷社稷的事情,就会立刻得知。
就像是乌斯都护岳子仪的军报,以及镇北关的折子,兵部都是第一时间收到的。
如今南境也出现了些许问题,所以林远松对此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