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并非怕株连,而是事实本就如此。”
怀庆挥退李瑟,召来听风轩的另外两位乐师。
这三位来自乐坊的姑娘,与楚瑰意有亲密者、疏离者、敌对者,却无一不为楚瑰意做出担保。
她们不约而同的证词令怀庆减少了几分对楚瑰意的怀疑。
接着,雍王府的仆从、百味斋的伙计陆陆续续被审问,无一例外,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嫌犯与人为善,和雍王没有任何矛盾。
对可能窝□□药地点的搜查还未完成,其实一个聪明谨慎的犯人,不会把毒药放在自己身上或房间中,该用完后丢弃才是理智之举。
怀庆喝了口茶,向刑部郎官道:“去探查康王和嫌犯们的关系。”
她默默做出大胆假设,如果说每个人都有杀害雍王的动机呢?如果此事是联合作案呢?比如说,楚瑰意、骆青月、珠桦以乐谱为饵,引齐殊一同前往听风轩,百味斋老板高平再送上有毒糕点。只要案发,嫌疑最大的就是楚瑰意,所以楚瑰意才会用猫当借口,给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将所有人的嫌疑都尽可能降低。
然而她怎么有本事对猫下具体的命令?
什么样的猫能精准把握撞翻吊兰的时机?猫成精了?不受控制的猫
难道听风轩里还有其他人参与投毒,所以三位充作证人的乐师才会交出类似的供词?
既然是假设,不妨再大胆些。